自10月上旬市場傳中國將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以來,業內一直在關注其他煉焦煤供應國,特別是距離中國最近的蒙古國能否補充澳煤的進口缺口。最新海關數據顯示,9月份,蒙古國已經取代澳大利亞,正式成為中國的最大煉焦煤供應國。
9月中國進口煉焦煤672萬噸,蒙古、澳大利亞兩國的合計進口量為587萬噸,占全部進口煉焦煤量87.4%。其中,蒙古煉焦煤進口量為389萬噸,月環比大增26.7%,創2014年以來新高;澳煉焦煤進口量則月環比大幅減少34.4%,下降至198萬噸,為今年以來新低。
自中蒙“綠色通道”啟動運行以來,蒙煤通車數井噴式恢復。據悉,為進一步促進中蒙雙方的貿易往來,經過雙方研究,在國內具有運管單的停放車輛,可由蒙方司機入境接車進行煤炭運輸。隨著此方案的實施,預計后期口岸通關量會繼續增加。
蒙煤的進口是否能填補澳煤的進口呢?澳洲低揮發主焦煤在品質上相當于國內的山西柳林4號煤種,由于其質量優、價格便宜,可以降低焦鋼廠采購成本以及生產成本。此次澳煤限制導致國內優質煉焦煤供應缺口進一步加大。
雖然蒙煤在品質上不及澳洲低揮發煤,但現在蒙煤進口占比已開始趕超澳煤。蒙煤雖然不能完全替代澳煤,但緩解部分區域焦煤供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。所以進口澳煤收緊對蒙煤以及國內焦煤價格都有提振作用。
中鋁內蒙古國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10月22日舉辦的“2020中國煤焦產業大會”上表示,由于進口焦煤以低硫低灰優質主焦煤為主,所以其稀缺性難以替代。目前中國進口煉焦煤主要以澳洲和蒙古為主,如果長期限制澳煤的進口,蒙煤即使增量也難以填補澳煤缺口,但會緩解部分區域焦煤供給。
他指出,進口澳洲收緊對蒙煤以及國產焦煤價格都有提振作用,尤其是對山西大礦長協價格會有影響。澳煤主供沿海大型鋼廠為主,而這部分鋼廠又都以采購大礦長協為主,今年焦煤大礦長協價格又一直處于低位運行,臨近年底大礦又將開始定明年長協價格,無疑會借機提漲焦煤長協價格。
據Kpler公司的船運跟蹤數據顯示,10月份(截止10月25日),中國海運進口煤到港量為1035萬噸,環比下降23.8%。其中澳大利亞中國海運煤到港量為162萬噸,環比大幅下降60.8%,降幅進一步擴大。
近日市場又出現了一些關于明年1月份放寬對澳大利亞煤炭進口限制的討論。不過,大家普遍認為接下來的幾個月限制措施將繼續存在。即使在明年年初取消進口限制,當前中國終端用戶也將不得不轉向其他國家尋找替代。
(編輯:寇建仁 審校:霍吉平)
如有任何疑問,請聯系我們news@fwenergy.com或致電0351-4728541。